千千小说网 > 刁蛮郡主请息怒 > 155 她的身世

155 她的身世

千千小说网 www.qqxs.so,最快更新刁蛮郡主请息怒 !

    她喜欢他,真的很喜欢。

    《大周江湖·门派传》载:昆仑山琅嬛宫,天然秀冶,自具剪裁。无须垒山凿石,林木无不森蔚,到处会心,所难独结构耳。雅则易寒,华则易俗。山林廊庙,故难兼胜。曳红扬翠,讵妨宸路之严;霞彩流金,亦表天阊之壮。

    昆仑山周边八百里,皆是琅嬛宫的势力范围。那里的百姓不知大周,不知西梁,只知昆仑王,只信昆仑教。昆仑王就是他们的神明,是唯一的信仰。

    她,则是第二十八代昆仑王的嫡生女儿,从小受尽众人宠爱。

    在仙境一般的琅嬛宫里,她和弟弟度过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。

    她单纯活泼,心地纯善,不知道天地间的任何苦难。她每天最烦恼的事情,就是第二天的王冠要戴那珊瑚珠的,还是青金石的。可是年幼的她并不知道,正统的昆仑血脉,是白肤、蓝眸、高鼻、深金色头发,昆仑王族只能嫁娶正统的昆仑贵族。

    可是她的父王,爱上了一名中原女子,黑发黑眸的大周女子。他排除万难娶了她,又给了她王后的身份。

    王后生下了一儿一女,公主肤白、黑眸,王子则是肤黄、蓝眸,容貌都长的不像昆仑人,又不是大周人。在其他人看来,十分的不伦不类。

    父王却对此不以为意,甚至还亲自为儿女定名。米娅,意为圣洁的梅花;弥山,意为山间的晨风。

    米娅公主并没有想到,父王痴情娶大周女子为王后,已经触犯了昆仑山许多人的底线,他决意立混血的弥山王子为继承人,更是激起民愤如山。

    她的亲叔父收买民心,发动叛乱,一夜之间杀尽了父王的忠臣,又下毒害死了父王。她和弟弟在忠仆的掩护下一路狼狈逃出昆仑山。

    这一夜发生了太多事,让她从一个稚嫩傲慢的昆仑王女,变成一个隐忍多计的江湖女子。

    她想,自己的性命可以不顾,但是她一定拼尽全力,保全弟弟。陪他们姐弟一同逃出来的三五宫人,或病死或叛逃。往常七八日就可以走出的昆仑山,整整耗费了他们一个半月的时间。待她踏上大周的土地之时,往日那个娇慵丰美的小公主,已经骨瘦嶙峋,与乞丐无异。

    身后还有昆仑铁骑的追赶,他们两姐弟,一个八岁一个六岁,能逃到那里去呢?

    她想起了璇玑宫。据说她的母亲与璇玑宫当时的宫主易魁是莫逆之交。她试探性的上山,果然受到了易魁的接纳。他并没有畏惧于昆仑山的势力,或者落井下石,而是主动提出,让两人隐姓埋名,在璇玑宫安然长大。

    可是她并没有同意,她对易魁说:“若我姐弟自此消失在璇玑宫附近,势必会给你们带来麻烦。我不愿这样做。”

    易魁见她年纪小小,就已有此等气度心胸,大为感慨,不由道:“我偌大的璇玑宫,还能怕了昆仑山不成?”

    她则是淡然拒绝:“不止是为了你们,还是为了我弟弟。我不想他受到任何伤害。”

    于是她当即下山,一路东逃。易魁派了四个大弟子远远跟随,暗中保护。就这样几个月之后,她终于潜入上京。上京人龙混杂,更是大周首府,她觉得昆仑铁骑一定不敢深入。

    可是昆仑铁骑还是发现了她。璇玑宫保护她的四名弟子拼却全力,依然不敌,被残忍杀死。铁骑们拷打她、逼问她,想要知道昆仑王最后的继承人,身在何方。

    她经受了一天一夜的逼供,依然不肯开口。她的叔父,曾经对她温和客气的叔父,居然对她使用了琅嬛刻。

    琅嬛刻是昆仑山的圣物,有以活人救死人之奇效,但是混合其他几种药物,会变成强烈的迷惑药剂。她被迫饮下了药物,吐露了真相。

    叔父率领十名昆仑铁骑,第二天就动身离开上京,新的昆仑王,她心狠手辣的叔父命令一个手下将她杀掉。她认得这个手下,当年他每天为她采集昆仑顶上最新鲜的婆罗花,放在她的梳妆台。昆仑山没有大周那么多的礼俗,年轻男女之间可以随意示爱,而她也挺喜欢他。可是那时她苦苦哀求,他不为所动,举刀便要砍下去。

    人情冷暖,她在那一刻明确的体会到。

    于是她奋力扑向他,将自己头上的簪子狠狠的扎向他的脖子。他没料到这个娇贵而哭哭啼啼的小王女会袭击他。

    当她按倒他,将簪子一次次的扎向他血肉模糊的脖子和胸膛时,她彻底不再是昆仑山不问世事的娇嫩的米娅公主。

    她从天真娇纯的天之骄女沦落为心机深沉的江湖女子。

    第一次见到殷梦沉的时候,她很落魄。

    上京流浪的孩子何其多,她既没有那些孩子的力气,也没有他们的经验,她只能捡一些连流浪孩子都不愿意吃的残羹冷炙,一连三个月都没有吃到一顿温热一点的食物。

    就是在一个下了蒙蒙细雨的夏日傍晚,她站在一户人家的门外,接着屋檐上落下的雨水,洗着满是泥污的脸。食物的香气透过门缝飘来,她饿的头晕眼花,只好闭上眼,任由滚热的泪珠,再也抑制不住的流下,在雪白的侧脸上留下了一道清亮的痕迹。

    就是在这个狼狈的傍晚,她见到了他。

    幽静的小巷深处,走来一个男孩子。他穿了一袭藏青色的长袍,没有撑伞,雨水沾湿他的长发,他一手抱着一个纸袋,装了刚出锅的喷香的馒头,一手提着两坛酒。看上去也不过才十岁出头的年纪,却显得成熟而自信。

    他见到了默默哭泣的她,愣了一下。漂亮的小女孩含泪望着他,他心里一软。

    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怀里,他没有犹豫的从纸袋里拿出一个馒头递给她,道:“给你。”

    他的上京话说的并不地道,长相也似乎不是中原人氏。她快步上前,接过馒头,想了想,忽然福下身子,向他行了一个标准的昆仑山的谢礼。